秦盟科普君

发布各种秦相关历史科普、资料及秦盟活动,不定期诈尸,欢迎私信+评论。
秦盟——“探索秦历史、宣传秦文化的社交平台联盟,热爱秦史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粉丝聚集地”。QQ交流群:137172672。微信公众号:qinshihuangV587。微博:@大秦驻天-朝办事处

【论文推荐】安子毓:“上黑”渊源考

原载《史学月刊》2017年第2期

抱歉很久没和大家见面了,因为官博账号陷入了发文-屏蔽-解屏-屏蔽的循环中(而且文章屏蔽竟然都不通知一声╭(╯^╰)╮)
有很多同学问过官博君:秦朝尚黑,是不是所有人都穿黑色?电视剧里秦始皇穿得五颜六色的是不是错了?正好看到这篇论文,跟大家分享一下,应该会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当然,有论文恐惧症的同学,可以只看下面这段。

秦始皇采用水德一事,向来被认为是五行学说发展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。五行系统中,“水”对应的颜色是“黑”,是以《史记·历书》《史记·封禅书》皆称秦始皇用水德改制后,“色上黑”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则有更为具体的记载:“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。”

对此记载,学界主流观点多深信不疑 ,许多学者进一步指出,秦代之尚黑并不限于“衣服旄旌节旗”。赵潇先生认为,秦“更名民曰黔首”一事“亦是尚黑之意”,张分田、杨岗等先生亦略同此论 。林鸣先生认为,秦用水德后,黑色成为“秦代流行的颜色”。他指出,1979年发掘出的秦咸阳三号宫殿遗址的壁画中,建筑和人物图案皆以黑色为主,证明“色上黑”在秦代“不是一句空话”。

按此,所谓“色上黑”,在秦国上下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。然而,根据考古人员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统计,秦俑服装以颜色艳丽的红、绿色为主,而黑色极少,与上述结论显然是严重不符的 。此外,清儒孙希旦曾将服色之“色”释为“祭祀所用之牲色”,然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云:

二世乃斋于望夷宫,欲祠泾,沈四白马 。

按此,秦代牺牲是用白色的。与之相应,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则有赤帝子斩白帝子的传说。可见秦代官方礼仪不但不是尽用黑色,反而颇有“上白”之风 细察史料即可发现,此风自秦立国时便已形成:

秦襄公既侯,居西垂,自以为主少皞之神,作西畤,祠白帝,其牲用駵驹黄牛羝羊各一云。其后十六年,秦文公东猎纉渭之间,卜居之而吉。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,其口止于鄜衍。文公问史敦,敦曰:“此上帝之征,君其祠之。”于是作鄜畤,用三牲郊祭白帝焉。

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:“秦始与周合,合而离,五百岁当复合,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。”栎阳雨金,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,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。

虽然秦人亦有祭祀黄帝、炎帝、青帝之制,然白帝独占三畤,绝非其他三者可及。对于这些记载,顾颉刚先生曾以为是后人伪造。然钱穆先生却指出:

本来把方位配五行颜色之说,在战国时早已盛行,所以秦襄公自以居西陲而祀白帝,汉高祖起兵,自称赤帝子杀白帝子,民间只知秦在西方是白帝子,楚在南方是赤帝子,不知道朝廷礼制早是改尚水德 。

对比二说,可以发现钱说实更为周到。五方五色是五行说早期的重要流派,其颜色按方位相配,与晚出的五德终始说本就不尽相同。当然,若追根溯源,这一风气可能更为悠远。秦人此风与殷商“上白”的记载颇为相合。按,殷人“上白”在甲骨文中可以得到印证,“白色动物在商代祭祀和占卜中占有重要地位”,如果考虑到秦人与殷商之渊源,可知此风确实渊源有自。顾颉刚先生在研究秦人族源问题时曾指出,少皞本为东方之神,因秦民族西迁,“竟安然坐上了西方的神位”。结合上述引文,可知“上白”之风实亦与少皞一同西迁,并最终化入了五方五色的系统。

颜色已不与秦代“上黑”之制尽符,而“黔首”之类推测就更是盖然之辞,难以成立。正如张传玺先生所论,“黔首”之名在战国前期的文献中即已出现,并且与“民”是同用、混用的 。其名既源自先秦,则将其视为水德之表现自亦难以成立。

那么,所谓“色上黑”,其所指又到底为何呢? 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指出,秦代“灭去礼学,郊祀之服皆以袀玄”。是知传统祭祀典礼上所著之服饰是秦代“上黑”的重要表现。不过,《后汉书》单以郊祀为言,当与东汉以后特重郊祀之礼有关。细察先秦与后世礼制方面的相关记载,相关服色制度的使用场合除祭祀之外,还涉及其他重大礼仪,而范围除“衣服”外,亦涉及“旄旌节旗。以理揆之,秦代制度当亦相类。总之,秦代这一“上黑”之风当主要表现在重大礼仪上,对于民间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不应过分夸大。

事实上,如果我们细究史料,就可以发现,秦代礼仪的“上黑”之风有着悠久的传统,并且在秦代以后依旧长期流行,绝非是因始皇妄信水德,一时兴起所致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评论(6)
热度(42)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秦盟科普君 | Powered by LOFTER